【听海观澜】浙江海盐:亩产论英雄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31
宏观形势偏紧,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难度加大……针对这个全国乃至全球普遍存在的现状,浙江省海盐县紧紧围绕“工业强县”战略目标,以提升质量效益为导向,以加快转型升级为核心,坚持“育增量、优存量、扩总量”三量同步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今年上半年,全县完成工业有效投入80.6亿元(含核电),同比增长24.4%。
海盐全面推行“亩产论英雄”的导向机制,出台有效投资扶持引导政策,建立工业要素利用及投入产出监测机制,并着力做到了三个坚持。
一是坚持政策保障。海盐整合各类扶持工业的有关政策,出台了一系列用地保障、财税激励、金融扶持、科技支撑、人才奖励的惠企政策。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、财务成本等多个涉工扶工政策。上半年,累计落实企业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,减免各类税费11亿元;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11多亿元。针对有效投入,海盐专门成立了三个有效投入督查小组,深入基层一线,化热点,攻重点,破难题,实施企业重点问题交办制度和项目难点问题督办制度,逐一落实解决,护航企业发展,促进项目攻坚。上半年16个推进中存在问题的重大工业项目,已有11个项目解决问题,部分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。为确保项目推进顺畅,海盐县建立一项一单制度,强化项目跟踪服务。年初对全县工业项目进行了梳理,确定30个工业项目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项目,每个项目建立一套节点跟踪单,明确项目名称、责任单位、责任人和联络员、计划开工时间、项目建设进度、年度投资计划等基本情况,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进。为项目主体提供切实有效服务,确保有效投入。
二是坚持完善服务。深化审批制度改革,减少审批环节。海盐县通过创新项目审批机制、一窗服务、联审联批、信息共享四个方面推行“绿色”审批制度改革,提高效率。还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,均对工业投资项目在审批步骤、审批条件上进行了简化,缩短了审批环节和时限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。为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及时开工建设,海盐县建立了工业用地项目备选库,工业项目取得土地指标必须先进入备选库,具体由县经信局负责实施。上半年,经信局已会同发改、环保、国土、规划等部门对各镇(街道)、开发区上报的15个工业用地项目从土地性质、产业准入、规划选址、环境保护、能耗准入、开工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评审,并经实地勘察后,对项目进行汇总排队,剔除了一些虚假、条件不符合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,确保产业好、效益好、投入高、开工条件好的项目优先拿到土地,提高工业用地项目质量,提高项目开工率,增加有效工业投资。目前,共有5个项目进入工业项目备选库,涉及土地270亩。
三是坚持转型升级。海盐依托特色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优势,开展特色平台特色年相关工作,以增强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、区域竞争优势与亩均产出效率,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。以“1+3+X”为区域重点,培育一批特色工业园区。1是指开发区的欧洲(德国)工业园、新经济产业园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;3是指秦山中法共建核能产业园、百步中国集成家居产业园、武原北欧(丹麦)工业园;X是指其他镇、街道特色平台。上半年,各特色园区共入驻项目216个,占全部项目的81.2%,完成工业有效投入52.1亿元,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1.7%。以“亩均人均论英雄”为导向的集约发展之路,海盐围绕技术创新、“机器换人”、节能减排,提高产品附加值,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。今年以来,共实施“机器换人”项目179个,完成投资36.3亿元,同比增长11.7%。
按照“单位资源产出论英雄”的理念,在全面摸清工业资源利用底数的基础上,海盐每年对全县工业用地3亩(租赁面积2000平方米)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单位用地、电耗、能耗、排污等资源要素的产值、税收等产出的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排序,确定发展提升、整治提升、关停淘汰等3类企业,着眼于挖掘企业用地潜能和设备更新、产品升级,实行差别水电价、有序用电、淘汰落后产能、土地保障、能耗排污指标分配等分档管理,倒逼企业转型升级。今年以来,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43个,完成投资额65.3亿元(含核电),同比增长28.4%。